看针灸是怎样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
关键词:
看针灸是怎样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?成都神经官能症医院医生为你讲解。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我们都不陌生,心脏神经官能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,所以当出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时,必须及时的上医院就诊。心脏神经官能症起病缓慢,病程较长,患者更离不开家属们细心的护理,做好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工作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。那么,为了避免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,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。
心脏神经官能症(cardiac neurosis)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,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,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。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,以20~40岁者为多,多见于女性,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。一般并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,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,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。症状多种多样,时好时坏,影响劳动力,常与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相混淆,造成鉴别诊断上的困难,因而有一定的重要性。
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针灸治疗方法:
一、体针疗法
1.处方:取穴分为五组,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,如肺俞、噘阴俞、心俞、督俞、T1~T5夹脊穴等,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,如膻中、玉堂、紫宫等,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,如内关、间使、神门、灵道、大陵等,第四组取位于头部、下肢的特殊穴位,如风池、三阴交、阴陵泉等,第五组取位于头部、下肢的特殊穴位,如百会、足三里、太溪等。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,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、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。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。
2.操作方法:常规消毒后,选用28.30号毫针,向脊柱方向45°角斜刺肺俞、厥阴俞、督俞、T1~T5夹脊穴0.6±0.2寸。向下平刺膻中、玉堂、紫宫1.2±0.2寸。直刺内关、间使1.21±0.2寸,直刺神门、灵道、大陵0.4±0.1寸。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1.0±0.2寸,直刺三阴交、阴陵泉1.4±0.2寸。向后平刺百会穴1.2±0.2寸、直刺足三里2.0±0.5寸,直刺太溪0.81±0.2寸。
每天针刺1~2次,每次留针30分钟,留针期间行针3~5次。第一组、第二组、第三组穴位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,捻转幅度为3~4圈,捻转频率为每秒3~5个往复,每次行针10~30秒;第四组、第五组穴位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,捻转幅度为2~3圈,捻转频率为每秒2~4个往复,每次行针10~30秒。
3.按语:心脏接受来自T1~T5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,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,应当在T1~T5节段内选用穴位。第一组、第二组穴位是分布于胸部前后的T1~T5节段内的穴位。因来自T1的部分纤维参入了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形成,所以上肢的部分穴位(即第三组穴位)也可以治疗本病。另外,上肢血管平滑肌分布着来自T2~T5(或T3~T6)的交感神经,这些交感神经与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来自相同或相近的胸髓节段,这也是针刺第三组穴位治疗本病的重要解剖生理学基础。因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,所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十分重要,第四组穴位中取用了风池,第五组穴位中取用了百会。
二、电针体穴疗法
1.处方: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。取穴分为五组,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,如肺俞、厥阴俞、心俞、督俞、T1~T5夹脊穴等,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,如膻中、玉堂、紫宫等,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,如内关、间使、神门、灵道、大陵等,第四组取位于头部、下肢的特殊穴位,如风池、三阴交、阴陵泉等,第五组取位于头部、下肢的特殊穴位,如百会、足三里、太溪等。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,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、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。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。
2.操作方法:分为两步,第一步,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;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。第一步操作完毕后.在第一组(背部的穴位)与第四组穴位之间,在第三组(胸部的穴位)与第二组穴位、第五组穴位之间,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,采用疏密波,刺激量的大小,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。每次电针治疗20分钟,每天治疗1~2次。每次电针6~10个穴位即可。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,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。
三、灸法
1.处方:取穴分为三组,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,如肺俞、厥阴俞、督俞、T1~T5夹脊穴等,第二组取位于胸部、上肢相关节段内的穴位,如膻中、玉堂、紫宫、内关、间使、神门、灵道、大陵等,第三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,如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太溪、阴陵泉。三组穴位交替使用。
2.操作方法:每次选双侧6~10个穴位即可,用艾条温和灸,或用隔姜灸,每穴灸15分钟,以局部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宜。每日治疗1~2次。
四、耳针疗法
1.处方:主穴、配穴同时取用,两侧交替。
(1)主穴:取一侧的心区。
(2)配穴:取另一侧的缘中、脑干、神门。
2.操作方法:常规消毒后,用28号0.5~1.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。每天针刺1~2次,每次留针30分钟,留针期间行针3~5次,每次行针10~30秒。主穴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,捻转幅度为3~4圈,捻转频率为每秒3~5个往复,每次行针10~30秒;配穴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,捻转幅度为2~3圈,捻转频率为每秒2±4个往复。
3.按语:取缘中、脑干、神门为配穴,目的在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。因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,所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本病的治疗十分重要。
五、电针耳穴疗法
1.处方:主穴、配穴同时取用,两侧交替。
(1)主穴:取一侧的心区。
(2)配穴:取另—侧的缘中、脑干、神门。
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,选取单侧的体穴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内关、间使(双侧交替使用)。
2.操作方法:常规消毒后,用28号0.5~1.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。直剌足三里2.0±0.5寸,直刺三阴交1.4±0.2寸,直刺内关、间使1.2±0.2寸。然后在耳穴与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内关、间使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,采用疏密波,刺激量的大小,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。
每次电针6~8个穴位(交替使用耳穴),每次电针20分钟。每天治疗1~2次。没有接电疗仪的耳穴,按普通耳针疗法进行操作。
以上文章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,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,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。在此,成都军大医院建议患者和家属,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,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,以免延误佳治疗时机,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。当然如果您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问题,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028jdyy.com/028_sjgnz/qiuyi_sjgnzzl/5681.html军大资讯
关注军大·了解最新精神疾病资讯
成都军大医院(http://www.028jdyy.com/),医院秉承“立院为公、患者至上、公益办院、诚信行医”的办院理念,始终把医疗技术、医疗质量、便捷就医作为医院建设的核心。